作者 | 李大为 来源 | 互联网品牌官
当豪门恩怨与商业纠纷交织,往往演变成一场涉及法律、伦理、资本与权力的多维博弈。
随着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的案件判决书出炉,媒体上下翻滚着“宗馥莉首战输了”的词眼,貌似这场狗血剧要以“宗家三兄妹”(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)胜利告终。
但必须要明确的是,遗产大战一向是漫长的拉锯战,以及牵扯到私生子、遗嘱以及商业股份这些元素。
所以说,这场国内商业史上的纷争事件,仍未完结。
宗馥莉的反击,会来得很快!
遗产争夺首战风云
时间退回7月11日,自称子女的三人,在中国香港起诉“长公主”宗馥莉后,这场旷日持久的遗产争夺战,将宗氏家族和娃哈哈拖入了舆论旋涡。
以往在舆论场颇具声望与口碑的“布鞋首富”宗庆后,公共形象正在破碎。
而在香港法庭审理信托纠纷与杭州中院上演的股权争夺战,三位原告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,估值超200亿元,也使得娃哈哈的未来蒙上了阴影。
甚至可以说,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斗。
如今首战落下帷幕,但双方真正的底牌才刚开始亮出。
怕吃瓜群众看得一头雾水,先解释一下双方博弈的核心:
2024年3月14日,宗馥莉与宗庆后三名非婚生子女签署的协议,本质上是“以信托设立换取遗嘱效力认可”的对赌协议。
宗馥莉需要同意将宗庆后通过建昊公司在汇丰银行香港账户的18亿美元资产注入三个离岸信托,分别指定三兄妹及其子女为受益人。
“宗家三兄妹”则需要承认遗嘱效力,配合继承程序。但后续双方协商失败,未能正确履行协议,所以闹到了法院。
首先宗馥莉是输是赢,仍旧不能妄下结论,香港高等法院下发的判决只是一个禁止令或者说财产保全令。
至于“宗家三兄妹”是否享有信托受益权、信托是否已成立、信托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,需要在内地法院审理,香港这边只是起到协助作用。
有媒体介绍,庆后留下两份于2024年2月2日订立的遗嘱,其中一份涉及他在中国内地的在岸资产。该等遗嘱未将任何原告或杜建英列为受益人,但将宗馥莉、施幼珍及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等列为受益人。
按照遗嘱来说,目前的情形是对宗馥莉有利的,但宗馥莉强调的有自主决定权以及利益受损时“立即终止信托设立”的权利究竟如何认定,仍是个谜。
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纠葛实在太多,咱们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表面。
宗馥莉,挺得住吗?
在第一战落下帷幕后,很多人期待着宗馥莉的反映,但这位舆论漩涡中心的主角最近一个多月鲜少露面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在舆论热度高涨之时,娃哈哈公司的内部运营仍然正常,值得担忧的是该事件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销量。
毕竟当初不少人奔着宗庆后如纯净水般剔透的品质而消费,如今形象破碎后难免遭到反噬。
对于娃哈哈新任接班人宗馥莉来说,最近一两年实在称得上压力山大。
除了家族矛盾之外,公司内部时不时爆发不满情绪,大部分都与宗馥莉接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、减员有关。
如去年娃哈哈出台了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决策,感到“背叛”的员工们直接提起了法律诉讼。
甚至在今年不满情绪仍在发酵,有媒体报道,6月底,曾有600多名娃哈哈销售人员一起去宏胜公司门口,原因是为员工调薪调岗问题讨个说法。
还有娃哈哈高管们,即便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摆在眼前,但宗馥莉上任后几乎将娃哈哈集团的核心中高层人员换了个遍,“任人唯亲”的质疑不胫而走。
更尖锐的证据还有,宗馥莉先是将近 4000 名员工的劳动合同从 “杭州娃哈哈集团” 转到她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。这一举措虽然在内部引发了一定波澜,拒绝转签的员工面临年终奖金和分红减少的情况,但从宗馥莉的角度来看,这是加强对公司掌控力的关键一步。
紧接着,2025 年 2 月开始,全国 18 家与三兄妹母亲杜建英有关的工厂及企业陆续关停。与此同时,宗馥莉在天津、怀化等地为宏胜系新建 18 条高速产线,完成了产能资源的转移,进一步削弱了对手的潜在影响力,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。
所以说,目前的这场遗产争夺大战,各方势力其实早有准备。
风雨飘摇的娃哈哈
宗馥莉执掌娃哈哈一年多来,舆论场里 “娃哈哈想念宗庆后” 的声音不断。
这位留洋归来的新派接班人,上任后铁腕革新,大换管理层、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等操作,引得不少娃哈哈老臣颇有微词。
而在这些争议背后,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:宗馥莉到底有没有对娃哈哈动“歪心思”,会不会通过大量私人公司与娃哈哈关联,把集团的利益转移出去?
要弄清楚这个问题,得先从娃哈哈的股权结构说起。目前,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国资)持股 46%,宗馥莉继承宗庆后股份持股 29.4%,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 24.6%。
这样的股权分布,也让人们看出宗馥莉收回员工股权的可能意图 —— 应对家族权力博弈、优化股权结构、巩固自身控制权,为潜在的战略转型(比如上市)扫清障碍。
但股权结构只是表象,关键还要看娃哈哈的主要利润来源由谁创造、掌握在谁手中。据《经济参考报》数据,截至 2022 年底,国资占大股东的娃哈哈集团,其资产占整个“娃哈哈系” 总资产的 15.67%,营业收入仅占 2.74%,净利润更是只占 0.39%。
这意味着,前些年娃哈哈主集团在利润端贡献有限,大部分利润可能被其他 “外来集团” 获取,而这也正是疑问的焦点所在 —— 宗馥莉控制的 “宏胜系” 公司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
从公开资料来看,“宏胜系”承接了娃哈哈集团的大量代加工订单,业务触角甚至延伸到高端装备制造、印刷包装等领域,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。说白了,宗馥莉控制下的大部分“娃哈哈系”子公司,其实是娃哈哈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。
当然,对于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说法,还需要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宗馥莉执掌下的娃哈哈,其利益分配和权力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,而这些变化也让 “是否掏空娃哈哈” 的疑问始终萦绕在舆论场中。
行业资讯、案例资料、运营干货,精彩不停
各位朋友,因不可抗力,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。为了不失联,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,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。
股票配资资讯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